发布日期:2021 - 10 - 18
10月10日,北京发布重大文件:“北京市“十四五”时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(2021—2025年)”一文,家长们最关心的教师轮岗制度、大学区制等重大教育改革直接被写入规划。
关于教师轮岗制度
关于这个制度,首先我们要明确以下几个基本概念:
随后,全市一个一个逐步扩大试点,在今年年底之前,再启动六个区的干部教师轮岗交流试点。
其中明确要求:东城干部教师今年不少于2000人立即执行交流轮岗,三年内东城所有教师,符合范围的,必须100%完成交流轮岗。
也就是说,不管是校长,还是骨干级别的教师(优秀教师),还是普通教师,都将进行彻底打乱,重新派位,彻底轮岗。
此举,对于北京城区范围内,以前的好学校,学区房,将是一个彻底的推翻。按照这个举措,短则2年,长则5年,基本上所有的学校,师资力量将会回到同一起跑线,再也没有什么“ 名校 ”,“ 普通学校 ”之分了。
并且在北京打了头阵之后,深圳也在第一时间公开向所有深圳市民征求意见,打响了中国教育改革的一枪。虽然深圳的教师轮岗制度目前细节还没出来,但从征求意见稿中可以看出应该跟北京类似:
就是各个学校的教师们以后要流动起来,不能终身在一个学校教书,而是每隔几年,就必须换一个学校任教。不管你是普通的老师,还是优秀的老师、特级教师,哪怕是校长,都不能一直在一个学校教书。
关于大学区制
其实北京早在7月底就已经开始试点搞大学区随机划分制度了。先是北京市西城区明确,2020年7月31日后购房家庭,不再对应登记入学划片学校,全部以多校划片方式在学区或相邻学区内入学。
而北京东城区更狠!直接就搞电脑随机派位,已经完全变成了盲盒游戏。买了好学区的房子,最后子女却有可能被电脑随机派位到其他普通学区的学校。
最重要的是,这种多校随机派位的几率是每年一变的。就算参照今年的录取结果去买学区,明年也不知道会被派到哪里!
北京通过新老划断的方式,打破了学区房的确定性。甚至由于学生太多,甚至一部分在“新老划断”之前买了学区房、迁了户口的家庭,都无法保证孩子能入读名校。
全国针对学区房纷纷“放大招”
2021年以来,全国针对教育改革动作非常大。北京推行大学区制也不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。
据不完全统计,2021年以来,已有北京、上海、广州、深圳、重庆、西安、厦门、成都、大连、南京、合肥、太原、温州等13城出手,重拳整治学区房乱象。
北京
今年7月,北京就通过新老划断的方式,打破了学区房的确定性。甚至由于学生太多,甚至一部分在“新老划断”之前买了学区房、迁了户口的家庭,都无法保证孩子能入读名校。
深圳
4月1日,深圳市三部门联合出台“学位房”等虚假违法广告专项整治工作方案。同时首提“全区试点大学区制”,在民治街道小一和初一各自选取5所学校,纳入到大学区招生学校中,狙击高价学位房。
上海
上海的“名额分配综合评价录取”制度影响更大,自2021年起,上海市委属试验示范性高中,将拿出招生总计划的65%,通过“名额分配综合评价录取”的方式分配到区和学校。政策出台后,有房源挂牌价一天降近80万。
子女教育规划还有新出路吗?
曾经作为兼具功能性与投资性的标的,优质学区房在过往楼市中备受追捧。很多父母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,省吃俭用花千万买入老破小、空挂户集体户也要买学区房等现象也频现报端。
而现在,费尽心思花了上千万买房,却依旧不能让孩子入读心仪的学校,这让一些家长哑然。
“大学区制”与“教师轮岗制度”等各项举措,都意味着从今往后就算你买了这个小区的房子,也不确定到底能不能上重点学校,很可能被派位到普通学校去。就算你的子女上了好学校,但是其优秀教师等人员也是在不停流动的。
换句话说,未来学区房再也无法确保业主的孩子,一定能就读最好的学校了。那么,为子女规划教育的出路还有吗?
配置第二身份,让孩子赢在起跑线
其实高价购入学区房,从本质上看还是为了子女能接受更优质的教育,经受十几年寒窗苦读,最终跨过千万人争抢的“高考独木桥”。
实际上,为孩子换个身份、换个赛道,轻松实现教育“内外兼顾”,才是父母为子女所能做的最深谋远虑的布局和铺路!
此时,获得一个极具教育优势的第二身份,对于子女的教育规划来说,无论是出国深造还是在国内就读一流的学校,都占尽了优势。
转换一个身份,孩子出国读书可以享受和国外学生一样的教育资源和社会福利,在国内升学也会多一份不可比拟的优势,外籍学生免试入读国内知名院校。
而身份投资除了教育方面的优势外,在出行、养老、税务规划等也具备众多优势。在国际化的今天,仅有单一身份,难以适应今后的社会发展需求。
身份的转换,获得的并不仅仅是一处房产或是一个身份,而是资产配置以及财富传承的效益最大化,为子女投资一个拥有更多自由、选择及保障的未来。可谓是真正的一举多得!